|
本帖最后由 chiyo 于 2022-10-12 22:49 编辑
1 问询问题
请发行人对照《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第三条《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十九条的规定,补充披露各项主要业务在创新、创造、创意及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融合方面 的相关特点。请保荐人、发行人律师发表明确意见。
2 问询回复
发行人已在招股说明书“第二节 概览”之“五、发行人自身的创新、创造、 创意特征,科技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新旧产业融合情况”部分补充披露 如下:“
(一)公司不属于原则上不支持申报在创业板发行上市的行业范围公司主营业务是沉淀法二氧化硅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生产的沉淀法二氧化硅作为补强剂主要应用于硅橡胶领域,下游可广泛应用于电子、电线电缆绝缘子、汽车、日用品、医疗等领域。根据中国证监会 2012 年 10 月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 年修订)》,公司所处行业为“C26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7),公 司所处行业属于“C2613 无机盐制造”。此外,公司已于 2020 年 12 月取得编号 为 GR202035000606 号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综上,公司所处的行业不属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 及推荐暂行规定》中原则上不支持申报在创业板发行上市的行业范围。
(二)发行人的创新、创造、创意特征 1、公司以技术为先导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自成立伊始就高度重视产品、工艺、设备等各技术领域的自主研发,并通过与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密切合作,积极利用国内科研院校的科研优势,加快产品与技术升级,整体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经过多年的技术沉淀与经验积累,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拥有的专利权共 44 项,其中,发明专利 27 项,实用新型专利 17 项,均已获得专利证书。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掌握了 5 项核心技术,包括硅橡胶专用二氧化硅生产技术、消光剂专用二氧化硅生产技术、绝热材料专用二氧化硅生产技 术、PE 蓄电池隔板专用二氧化硅生产技术和疏水改性二氧化硅生产技术,具体情况如下:
(1)硅橡胶专用二氧化硅生产技术为公司最重要的核心技术,采用该技术生产的产品纯度高,杂质含量少,铁含量低,电导率低;以该产品生产的硅橡胶具有较高的透明性,并且硫化过程中不易变黄,抗黄性好;同时,该产品的比表面积、吸油值等技术指标符合硅橡胶应用要求,加工性能较好。
(2)消光剂专用二氧化硅生产技术采用与硅橡胶专用二氧化硅技术不同的工艺反应方法,采用该技术生产的产品孔容大,消光效率高,所需添加量相对较少,颗粒尺寸分布更加集中,以该产品作为消光剂的涂料漆膜具有良好的透明性与爽滑手感。
(3)绝热材料专用二氧化硅生产技术针对二氧化硅内部的孔径尺寸进行特定的设计,有效的限制了热传递,以该产品生产的绝热材料分散性能好,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导热系数小,在较恶劣环境条件下仍能具有良好的使用性 能。
(4)PE 蓄电池隔板专用二氧化硅生产技术通过调整反应条件,使产品吸油值更高、水分更低,以该产品作为原料生产的 PE 蓄电池隔板孔隙率更高,电池内阻更小,有利于离子穿透产生更大的电流。
(5)疏水改性二氧化硅生产技术通过反应置换官能团,对其表面进行单独 的疏水化处理,以达到亲油疏水的效果。在硅橡胶领域,该产品的使用能够缩 短混炼时间和降低结构化控制剂的用量,硫化后硅橡胶产品透明度高和加工性 好,抗结构化时间较长,可以延长胶料的储存时间。
报告期内,公司获得“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福建省制造业 单项冠军企业”、南平市专利二等奖、福建省专利三等奖等多项荣誉和技术认证。此外,公司参与了《橡胶配合剂-沉淀水合二氧化硅水可溶物含量的测定-冷萃 取法》(HG/T 3748-2014)、《橡胶配合剂-高分散沉淀水合二氧化硅》(GB/T 32678-2016)、《橡胶配合剂-沉淀水合二氧化硅水可溶物含量的测定-电导率法》 (GB/T 34698-2017)、《橡胶配合剂-沉淀水合二氧化硅》(HG/T 3061-2020)等 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制定。
综上,公司已形成了成熟的产品研发体系和生产工艺体系,具有技术优势。
2、公司注重研发投入
公司历来注重对研发团队和技术人才的投入,经过多年的技术研发积累,公司建立起了一支经验丰富、专业结构搭配合理的技术研发团队。报告期末,公司研发人员共 37 人,占报告期末员工总人数的 11.94%,核心技术人员共6 人,占报告期末员工总人数的 1.94%。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公司不断进行生产 工艺的优化与细节的完善,报告期内,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 886.91万元、892.23 万元、1,021.20 万元与 583.71 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 3.60%、3.22%、 3.18%与 3.02%。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累计金额为 3,384.05 万元。
3、公司核心技术应用收入占比较高
发行人的核心技术具有创新、创造和创意性,报告期内,公司核心技术应用产生的收入占营业收入情况如下:
如上表,报告期内,发行人核心技术产品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99.80%、99.84%、99.03%、97.66%,占比较高。4、公司业务具有成长性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24,632.45 万元、27,671.03 万元、32,118.81 万元、19,340.45 万元,2018 年至 2020 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 12.34%和 16.07%, 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4.19%,呈持续增长趋势。
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 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 4,576.69 万元、4,337.38 万元、6,561.88 万元、4,038.03 万 元,2018 年至 2020 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5.23%和 51.29%,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9.74%,整体呈增长趋势。
综上,公司营业收入、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等能够反映成长性的 主要财务指标在报告期内均有一定幅度的增长,收入水平和盈利能力整体提升, 公司业绩整体具有较强的成长性。
(三)主要业务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融合方面的相关特点
1、与新技术的融合情况 作为一家专注于沉淀法二氧化硅研发、生产、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高度重视研发水平与产品品质,通过引进专业人才,持续研发投入,坚持 自主研发和不断创新,在硅橡胶用二氧化硅领域,公司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提 高产能与产品质量,通过技术研发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与创新性,强化在 硅橡胶用二氧化硅领域的优势地位。同时,公司正在拓展更广泛的产品应用领 域,不断丰富产品及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实现公司业务与新 技术的融合。
2、与新产业的融合情况 近年来,涉及公司主要产品下游应用硅橡胶的相关产业政策相继推出,如 《橡胶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纲要》《关于促进石化产业绿色发展的指 导意见》《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19 年 版)》《橡胶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指导纲要》等,国家对高端新型材料的 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其中,2018 年 11 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分类(2018)》将氟硅橡胶、高温硫化硅橡胶、室温硫化硅橡胶、液体硅橡胶 等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材料行业重点产品和服务目录;2018 年 1 月,国家 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发布的《<中国制造 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技术路线图(2017)》明确提出重点发展硅 橡胶、硅油、硅树脂等先进基础材料。新材料是现代工业的基石,先进制造业 和高新技术产业均离不开优异的新材料,大力发展新材料对于我国提高整体技 术水平、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创新升级的时代背景下,市场对公司下游硅橡胶产品的需求逐渐呈现出应 用高端化、用途多样化、功效专业化、质量稳定化的趋势,这也将促使我国沉淀 法二氧化硅产品向创新化、专业化、规模化、高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公司的主要 产品沉淀法二氧化硅作为有机硅材料重要的补强剂,可以有效促进下游硅橡胶 行业的创新发展,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产业政策,紧密围绕市场需求,根据市场 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在原有生产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如硅酸 钠去杂质、合成反应的比例搭配与时效、压滤水洗、干燥粉碎等工艺,进而提 升硅橡胶产品的透明度、抗黄性能、机械性能、加工性能和品质的稳定性。综 上,公司所从事的业务符合产业升级发展方向,能够有效促进新旧产业融合。”
|
|